第一次发海外仓,这5个坑千万别踩
准备好了要试水海外仓,心情激动又有点忐忑?别急,先冷静一下。很多新手卖家一开始信心满满,结果货一发出去,问题就接二连三地冒出来。
不是标签贴错了被拒收,就是账单突然多出一笔“神秘费用”。明明想提升客户体验,最后反倒赔了钱还耽误时间。
为了让你的第一批发货顺利落地,这几个常见坑,真的要提前避开。
坑一:标签没按要求贴,货到仓库进不了库
这是最基础,也最容易翻车的一环。你可能觉得“不就是贴个标签嘛”,但海外仓对SKU标签和外箱箱唛的要求非常具体。
比如标签尺寸、字体大小、条码清晰度,甚至贴的位置都有规定。有的仓库要求每个商品都要贴独立SKU码,外箱还要打上FNSKU或者MSKU。
如果你随便手写一个,或者用普通A4纸打印再粘贴,仓库很可能会拒收,或者加收每箱几美元的处理费。
建议:提前向仓库要一份标签规范文档,照着做。买个便携式标签打印机,效率高也不贵。
坑二:头程物流选错方式,成本或时效全失控
货要从国内运到海外仓,这就是头程。很多人一看报价,直接选最便宜的海运拼柜,结果等了一个多月货才到,错过新品上线的最佳时间。
也有人图快走空运,结果运费比货值还高,还没开始卖,利润已经烧掉一大半。
更麻烦的是清关环节。如果物流商不包税或申报不规范,货卡在海关,还得额外付滞港费、清关服务费。
建议:第一次发货量不大,可以走小包专线或拼箱海运,平衡价格和时效。同时确认是否包清关、包税,避免后续追加费用。
坑三:系统没对接好,订单发不出去
你这边店铺已经出单了,结果海外仓那边压根不知道,为啥?因为订单系统没打通。
有些仓库支持API对接主流平台,比如Shopify、Amazon、Shopee,能自动同步订单。但如果你没设置好,或者用的是手动上传,很容易漏单、错单。
特别是旺季订单量上来,靠人工导表发,不仅慢,还容易出错。
建议:发货前先测试一次虚拟订单流程,确保从下单到仓库接单、打包、出库整个链路跑得通。
坑四:忽视仓储费,账单来了吓一跳
你以为海外仓就是“存点货”,结果一个月后收到账单,发现仓储费比预想高出一倍。
为什么?因为你没注意计费规则。有的仓库按体积收费,有的按重量,还有的按托盘算。超期存放超过90天,还会收长期仓储费,一天一块多立方,积少成多也很吓人。
更别说还有入库费、上架费、退货处理费这些零散项目。
建议:签协议前,把所有费用列清楚,尤其是那些“可能产生”的附加费。重点关注免费仓储期有多长,超期怎么算。
坑五:售后没人管,退货一堆麻烦
买家退了货,你本以为仓库会帮忙处理,结果发现他们只负责收件,不检查、不拍照、不反馈状态。
你想知道退货能不能二次销售?得自己问。想补发换货?得重新下指令,还可能另收费。
更糟的是,如果仓库和快递之间责任不清,包裹丢了你也很难追责。
建议:提前问清楚退货流程,是否提供质检、拍照、重上架服务,有没有额外收费。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去沟通。
第一次发海外仓,稳一点更省心
说到底,海外仓是个工具,用得好能提升体验、提高转化。但前提是,你得先把基本功做扎实。
五个坑,看似小事,但任何一个都可能让你第一趟就碰壁。不如花点时间提前了解规则,把细节落实到位。
如果你正在找一家流程规范、沟通顺畅的海外仓合作,可以了解一下环至美海外仓。我们在美东、美西和美南都有仓库,尾程快递有合作折扣,整体运费比较实惠,适合新手卖家起步尝试。
当然,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先搞懂流程,哪怕只发几百件,也能为后续扩大规模打好基础。慢慢来,别着急,第一单顺了,后面的路就好走了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