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仓入库上架服务怎么收费?按件、按箱还是按工时?
最近不少朋友在问:货发到海外仓了,为啥入库上架还要另外收费?这钱到底是怎么算的?是按件?按箱?还是看工人干了多久?
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件事说清楚,不绕弯子,也不整虚的,直接上干货。
一、入库上架,其实是两个动作
先搞明白一件事:“入库上架”不是一步到位的事,它其实包含两个环节:
卸货入库:你的货从卡车卸下来,搬进仓库,清点数量。
上架管理:清点完之后,把货物登记进系统,分配库位,摆到货架上。
这两个步骤,都会产生费用,而且收费方式还挺灵活。
二、收费方式到底有哪些?
海外仓的入库上架费,没有统一标准,但常见的计费方式主要有这几种:
按托盘收
如果你的货是用标准托盘(比如48"x40")打包好的,整托发过去,那很多仓库会直接按托盘个数收费。
优势:省事,搬运效率高,费用相对低。
注意:超规托盘(太大、太重)可能会加钱。
按箱数收
这是最常见的收费方式之一。仓库按你实际到货的纸箱数量来算钱。
比如:每箱收0.3−0.8不等,具体看仓库政策。
如果箱子没贴标、标签模糊,或者要重新打包,可能还会加收“异常处理费”。
按SKU数量收
有些仓库会看你这批货有多少个不同品类(SKU),然后按SKU总数来计费。
比如:你发了100箱,但有20个不同产品,那他们可能会按20个SKU来算操作复杂度。
SKU越多,清点、分类、上架的工时就越长,费用自然也会上去。
按工时/人天收(少见但存在)
极少数情况下,特别是货物特别杂、包装混乱、需要大量人工干预时,仓库可能会按实际用工时间来结算。
比如:派2个人干了3小时,每小时30,总共180。
这种一般不会写在标准报价里,属于“特殊情况特殊处理”。
三、什么情况下会多收费?
别以为贴好标签就万事大吉,这些情况很容易被加钱:
没贴箱唛或SKU标签:仓库得一箱箱开箱核对,费时费力。
货物散装无托盘:一箱箱搬,重新打托,人工成本翻倍。
产品属性特殊:比如大件、重货、易碎品,操作更小心,时间更长。
清点数量不符:你报100箱,实际只有95箱,或者多了5箱,都要重新核对。
一句话:越规范,越省钱。
四、怎么省钱又省心?
提前确认报价方式:发货前问清楚是按箱?按托?还是按SKU?有没有最低收费?
规范贴标打托:外箱贴清晰箱唛,内件贴好SKU标签,能省不少麻烦。
尽量整托发货:减少拆箱重装,效率高,费用低。
避开旺季入库高峰:仓库忙的时候,不仅慢,还可能临时调价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