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仓入库避雷清单:这些错千万别犯!
一、包装错误
包装材料不合格
问题:使用变形、破裂、脏污的纸箱,或单瓦楞纸箱(强度不足)。
避雷:选择双瓦楞纸箱,确保箱体无破损、无褪色;内部填充气泡膜或泡沫防震,避免商品外露或移动。
未加固易碎品
问题:玻璃、电子产品等易碎品未加保护层或未贴“易碎”标签。
避雷:用硬质缓冲材料包裹尖锐/易碎物品,外箱贴“Fragile”标签,并标注“此面朝上”。
尖锐物品未防护
问题:刀具、金属配件等尖锐物裸露,可能划伤其他货物。
避雷:用硬质保护壳包裹尖端,外箱贴“尖锐物品”警示标签。
二、标签与标识错误
条形码不清晰或位置错误
问题:条形码磨损、褪色,或贴在箱子接缝处、不易扫描的位置。
避雷:使用防水、抗撕裂的标签纸,条形码贴于纸箱最大面的右上角,避开接缝处。
套装商品未标注
问题:套装未明确标注“套装勿拆”或未设置独立ASIN。
避雷:在外包装显著位置用中英文标注“套装勿拆”,并确保每个套装有独立SKU。
信息不符
问题:标签上的SKU、数量与实际货物不一致。
避雷:入库前逐箱核对标签信息,随机抽检扫描条码验证准确性。
三、禁运品与合规问题
误发危险品
问题:化妆品(如指甲油、香水)、锂电池、喷雾等被归为UN1993危险品类别。
避雷:提前确认产品是否符合海关规定,危险品需特殊申报和标识。
未满足认证要求
问题:电子产品(如蓝牙耳机)未通过FCC认证,小家电无CE认证。
避雷:出口欧美市场前,确保产品通过当地强制认证(如FCC、CE)。
四、合同与费用陷阱
隐性收费
问题:低价服务商后期追加分拣费、贴标费、纸箱费等。
避雷:签订合同时要求“全包报价单”,明确费用明细并写入合同。
仓储超期罚款
问题:滞销货物超免费仓储期(如30天)未处理。
避雷:合同中约定免费仓储期,并设置预警机制及时移仓或促销。
赔偿条款模糊
问题:合同未明确货物丢失或损坏的赔付比例(如仅赔50%)。
避雷:要求按“件”赔偿或定制化赔偿方案,确保高价值商品赔付合理。
五、操作流程疏漏
未提前预约送仓
问题:整柜运输未预约仓库接收时间,导致延误或拒收。
避雷:海运整柜需提前预约仓库签收时间,散货、快递可直接送仓。
库存管理混乱
问题:未定期盘点,导致库存误差或积压。
避雷:每月盘点一次,误差率控制在≤0.5%,及时清理滞销品。
退货处理不规范
问题:退货包装破损率高,无法二次销售。
避雷:明确退货质检标准(如包装完好率≥90%),并制定返修或销毁流程。
六、物流与时效风险
物流信息延迟
问题:运输途中物流信息未同步,无法追踪货物状态。
避雷:选择提供48小时内可查上网轨迹的服务商,确保时效可控。
旺季操作加急费
问题:旺季时因操作延迟被收取高额加急费。
避雷:提前规划备货周期,避开旺季集中入仓,或选择有旺季处理能力的仓库。
七、其他关键注意事项
温控与存储要求
问题:化妆品、电池等需特定温度存储的货物未标注温控标签。
避雷:贴“Keep Away from Heat”标签,并确认仓库具备相应存储条件。
退货与换标处理
问题:退货后需重新贴标,但未提前预留时间和成本。
避雷:预估退货量,提前与仓库协商换标流程及费用(如$0.5/件)。
系统透明度不足
问题:无法实时监控库存及操作进度,导致信息滞后。
避雷:要求开放WMS系统权限,实现库存实时可视化管理。
通过规避以上问题,卖家可显著降低海外仓入库风险,提升物流效率与客户满意度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