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化供应链重构——海外仓选址的“关税地理学”
近岸仓:规避关税的“跳板策略”
美国对华商品加征关税,但墨西哥因USMCA协定享关税优惠。中国企业通过“中国生产—墨西哥海外仓贴标—转口美国”,降低关税成本。2023年墨西哥华资海外仓数量增长200%,主要服务家具、家电品类。
数据:经墨西哥转口的太阳能板关税成本从30%降至8%。
“关税同盟区”海外仓的价值
在RCEP成员国(如越南、马来西亚)设仓,利用区域原产地规则(35%附加值标准)获取关税减免。例如,某宁波服装企业将裁剪环节移至越南海外仓,成衣出口美国关税从16%降至4%。
美国本土仓的“双刃剑”效应
优势:彻底规避关税,适合高货值商品(如奢侈品、精密仪器);
劣势:运营成本高(仓储费是东南亚的3倍),且受“实体清单”限制(华为2022年被封禁亚马逊仓)。
结论:海外仓选址从“物流效率导向”转向“关税规则导向”,企业需建立“多枢纽仓+数字关务”组合拳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