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发货怎么转海外仓发货
将自发货模式转换为海外仓发货需要系统性地调整物流流程、库存管理和系统设置。
一、转换流程步骤
1. 选择合适的海外仓服务商
资质匹配:
若商品特殊(如电动自行车含锂电池),需选择具备危险品(DG)操作资质的海外仓。
确保仓库支持大件商品存储(如自行车)和本地配送能力。
服务范围:
根据目标市场选择仓库位置(如美国、欧洲主流国家)。
优先选择与电商平台(如亚马逊、eBay)或ERP系统有对接能力的仓库。
成本对比:
对比头程运费(海运/空运)、仓储费、操作费、尾程物流费等总成本。
2. 头程运输与备货
运输方式选择:
海运:适合批量备货,成本低但时效慢(2-4周),适合非紧急商品。
空运:时效快(5-7天),但成本高,适合紧急补货或高价值商品。
报关与清关:
出口报关需提供公司材料、产品证书(如CE、CPSC认证);进口清关需与海外仓合作处理。
货物入库:
与海外仓确认入库流程,提供产品清单、条码标签等。
海外仓会进行拆箱、质检、上架,并同步库存数据到系统。
3. 系统设置与对接
ERP系统配置:
订单同步:电商平台订单自动同步至ERP,或手动创建订单。
选择仓库和物流方式:在“待审核”页面指定海外仓及对应物流(如“美国仓-FedEx标准”)。
审核订单:系统自动校验库存,推送订单至海外仓,触发拣货、打包、发货流程。
在ERP中关联海外仓的配套物流(如UPS、FedEx),支持“仓配分离”模式。
若使用第三方物流,需手动导入面单(仅限自定义物流渠道)。
在ERP中添加海外仓信息,设置为“三方海外仓”类型。
初始化库存:通过“导入库存初始值”功能同步海外仓实际库存。
4. 订单处理与物流跟踪
订单自动流转:
审核后订单进入“待发货”状态,海外仓完成出库后,ERP自动同步状态至“已发货”,并扣减库存。
物流面单处理:
若物流渠道支持API对接,系统自动获取面单并推单;若需手动导入,需在ERP中批量上传面单号。
异常处理:
监控系统提示(如缺货、物流失败),及时与海外仓沟通解决。
5. 库存管理优化
定期同步库存:
设置ERP与海外仓系统的库存自动同步(如每日更新),避免数据偏差。
动态补货策略:
根据销售数据和库存预警,制定补货计划,避免缺货或积压。
二、平台适配注意事项
1. 亚马逊平台
FBA vs 自营海外仓:
发货地址:填写海外仓地址,并设置处理时间为1-3天。
物流模板:选择本地物流(如USPS、UPS),并设置时效。
若使用亚马逊海外仓(FBA),需通过亚马逊物流系统入库,流程参考。
若用第三方海外仓自发货,需在卖家后台设置:
订单履行:
订单由海外仓直接处理,物流信息需实时同步至亚马逊后台。
2. Lazada平台
限制与要求:
跨境店铺:仅支持LGS/LGF官方物流,不可用第三方海外仓。
本土店铺:必须使用第三方海外仓,需提供本地物流单号。
操作流程:
头程将商品发至第三方海外仓,订单产生后推单至海外仓发货。
3. 其他平台(如eBay、独立站)
物流模板设置:
在ERP或后台设置本地物流选项(如英国仓用Royal Mail,美国仓用UPS),并展示准确的配送时效。
售后支持:
通过海外仓处理退换货,降低跨境退换成本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合规性与成本:
确保商品符合目标国法规(如电动自行车需CE/CPSC认证)。
综合评估头程、仓储、尾程成本,避免因库存积压增加费用。
系统对接测试:
初期少量发货测试,验证ERP与海外仓的订单、库存、物流同步是否正常。
风险控制:
选择有保险的物流渠道,避免高价值商品丢失风险。
设置库存安全阈值,及时补货。
四、总结步骤
选择海外仓服务商 → 2. 头程运输与备货 → 3. ERP系统配置 → 4. 订单流程测试 → 5. 平台适配与上线 → 6. 持续优化与监控。
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环至美海外仓详情,可登录我们的官方网站:http://www.huanzhimei.com/